品牌故事:亚马逊星巴克等国际大牌名字的由来

对于一些初创品牌和初创企业来说,取名往往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名字既要体现出整个品牌和企业的精神,又要足够能够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名字背后,都有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不知道初创企业和品牌管理者看了下面的大揭秘后,能不能对取名带来新灵感?

乐高Lego:1934年,丹麦木匠Ol Kirk Kristiansen,也就是现在家喻户晓的乐高品牌创始人,要求他的员工为他日渐壮大的玩具公司想一个好名字。进入最终角逐的两个候选名称是Legio和Lego。第一个来源于“legion”(军团之意)一词,代表了他们的“玩具大军”。第二个词,也就是最后的胜出者,来源于丹麦语“leg godt”,意为玩得开心。

有趣的是,Lego也是个拉丁词汇,意为“收集”,某种程度上也颇符合乐高玩具的特征。那些知名的乐高产品确实让收藏家们趋之若鹜。

亚马逊Amazon:亚马逊本来叫做Cadabra,网址就是Cadabra.net(一开始只是网络书店)。随着销售额迅速飙升,其销售范围也不断扩大(不再是只卖书籍而已),于是Bezos决定给公司重新起个名字。他想取一个“A”开头的名字,这样在按字母排序的网站索引(当时很多网络搜索引擎都采用这种排序法,包括雅虎)里可以排得靠前些。他翻字典翻到了“亚马逊河流”,于是相中了亚马逊这个词,得名于希腊神话中女性部族亚马逊女战士。他以世界第一大河流亚马逊河的名字来命名自己的公司,希望自己的公司有朝一日也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企业之一(目标已经实现)。

其实亚马逊的logo里还藏了一个小彩蛋:字母下方的微笑曲线其实是个箭头,从字母A指到字母Z,象征着amazon.net从A到Z什么都有。

7-11:这家公司第一家便利店叫做Tote"m商店,意为顾客可以“toted”(提走)买好的东西;有些店门口还竖起了仿造的阿拉斯加图腾柱。1946年,Tote"m改名为7-11,象征了商店延长后的营业时间:早上7点-晚上11点,每周7天无间断营业,当时这可是颇为新颖的商业模式。

诺基亚Nokia:这家公司的名字来源于他们创设地的一个小镇——芬兰的诺基亚镇。最初诺基亚并非如今的科技企业,而是一家木浆工厂。

索尼Sony:这个名字来源于拉丁语“sonus”,意为“声音”,他们取这个名字还有一个原因是“Sony”在多种语言中的发音都一样。同时,sonny一次曾经是口语里对聪明的年轻人的描述。因此,他们觉得这个词太合适不过了,他们就是“视听领域里机灵的小伙子”。这家公司一开始不叫Sony,而是东京通信工程公司(Tokyo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Corporation)——显然换个名字好多了。

百事Pepsi:百事可乐的名称来自消化酶胃蛋白酶(pepsin)。最初这种饮料是作为助消化的健康饮料来卖的。

品牌故事:亚马逊星巴克等国际大牌名字的由来

星巴克Starbucks:很少有公司会在小说里寻找取名的灵感,但是星巴克就是不走寻常路。它的名字来源于小说《白鲸记》里的人物。

(虽然现在《白鲸记》被认为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诞生之初却并没有获得成功,从问世到梅尔维尔去世的40多年间只卖出了不到3000本,梅尔维尔也靠着这本书只拿到了556.37美元。)

阿迪达斯Adidas:这是创始人Adolf Adi Dassler的小名“Adi-Das”……他的兄弟 Rudolf Rudi Dassler也开了一家卖鞋的公司,叫做Ruda,也就是后来的Puma。

锐步Reebok:Rhebok(短角羚)其实是非洲大草原上的一种羚羊,也是世界知名的锐步品牌名称的来源。公司最初叫做J.W. Foster and Sons,公司成立53年后改名为锐步,因为其中一个创始人的孙子在南非词典中看到了Reebok这个词,这本词典是他小时候参加比赛获得的奖品。因为这本词典是南非的,所以拼写是Reebok,而非更为常见的Rhebok。

起亚Kia:Kia中的“Ki”来源于韩语汉字“起”,意为崛起,a代表着Asia,意为亚洲。Kia的意思也就是从亚洲崛起,或者说屹立于亚洲的意思。

任天堂Nintendo:这家著名企业的名字来源于其日文名任天堂(にんてんどう)。任天堂的意思,大概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意思。如果你觉得这个名字作为公司名称或者口号很奇怪,那你最好了解一些任天堂的历史:这家公司是做花牌起家的。

世嘉Sega:这是“Service Games of Japan”(提供日本游戏)的简称,这家公司最开始是依靠向亚太地区周边的美军基地出口弹珠机发家。

“电影”的由来...

1872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酒店里,斯坦福与科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争执的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方式打赌来解决。他们请来一位驯马好手来做裁决,然而,这位裁判员也难以断定谁是谁非。这很正常,因为单凭人的眼睛确实难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马蹄是如何运动的。

裁判的好友——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知道了这件事后,表示可由他来试一试。他在跑道的一边安置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相机镜头都对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边,他打了24个木桩,每根木桩上都系上一根细绳,这些细绳横穿跑道,分别系到对面每架照相机的快门上。

一切准备就绪后,麦布里奇牵来一匹漂亮的骏马,让它从跑道一端飞奔到另一端。当跑马经过这一区域时,依次把24根引线绊断,24架照相机的快门也就依次被拉动而拍下了24张照片。麦布里奇把这些照片按先后顺序剪接起来。每相邻的两张照片动作差别很小,它们组成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裁判根据这组照片,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总有一蹄着地,不会四蹄腾空,从而判定科恩赢了。

按理说,故事到此就应结束了,但这场打赌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却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麦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出示那条录有奔马形象的照片带。一次,有人无意识地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各张照片中那些静止的马叠成一匹运动的马,它竟然“活”起来了!

人们从这里得到了启迪,从此以后,许多发明家将眼光投向了电影摄影机的研制上。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影片,标志电影的正式诞生。

《火车到站》

当然,19世纪末电影的诞生从根本上说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产物,而斯坦福与科恩的打赌事件如同使这些科学技术糅合在一起发生巨变的催化剂,迅速导致了电影综合技术的出现和产生,使电影这门伟大的艺术叩响了20世纪的大门。

中国电影的诞生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再到立体声,从黑白到彩色再到立体像(3D),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影都留下了优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时期,有《孤儿救祖记》等关注社会改造的进步电影;抗日救亡时期,有《狂流》、《中华儿女》等鼓舞斗志、弘扬爱国主义的影片;抗战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又深刻揭示社会矛盾和本质,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潮流。

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但是最早尝试拍摄这种电影类型的丰泰照相馆只属小本经营,算不上是电影机构。直至商务印书局“活动电影部”的出现,才真正代表中国制片业的开始。在这段期间,除了“商务”之外,先后出现的电影制片机构还包括由美商投资“亚细亚影戏公司”、“幻仙”、“中国”、“上海”、“新亚”等,由于他们的成员多是来自戏剧舞台,所以当时的电影题材和内容大多源于中国戏曲和文明戏。此外,他们也开始拍摄剧情短片和长片,对电影这种艺术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使一块燃烧着的木炭在被挥动时变成一条火带,这种现象曾被古时的人们发现过”但是,将这种视觉现象同电影的发明联系起来,却是19世纪的事情。1829年,比利时著名的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为了进一步考察人眼耐光的限度,以及对物象滞留的时间,他曾一次长时间对着强烈的日光凝目而视,结果双目失明。但他发现太阳的影子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眼睛里。他终于发现了“视觉滞留”的原理。即: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不会立即消失,会继续短暂滞留一段时间。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